第一次養狗,幫牠買了舒服的床、滿滿的玩具,但狗狗適應新環境時,還是整天沒來由地嗚咽或吠叫?
工作、吃飯、洗澡、甚至上廁所,都會不停地被打斷,因為一不注意狗狗就又爬上爬下,把家裡各式物品往嘴巴塞?
我們知道要正向,不能對狗狗發脾氣,也知道狗狗有牠們的天性需求需要滿足。
然而,在現實生活裡,即使我們仍然會有「我知道,但我真的做不到」、「我也很不想生氣,但當下我真的沒辦法控制我自己」,有種走投無路的無助和無奈。
我們甚至可能因為過度努力,會在對狗狗生氣後自責、愧疚,苛責自己不是一個好家長。
這篇文章將分享:
- 照顧生命前,先照顧自己的 3 個覺察
- 新手狗拔麻的 2 項情緒紓解工具
養狗心好累!初次照顧狗狗,狗拔麻的 3 項自我覺察
帶狗狗回家後,要注意的事情突然變得很多。不僅是狗狗的食衣住行育樂,還要照顧狗狗的情緒、情感連結,並確認狗狗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尤其狗狗適應新環境和新成員時,因為尚未建立安全感,會有大量的需求、需要大量的關注。儘管已經滿足日常所需,狗狗還是可能因為對環境、對新的家庭成員等尚未感到熟悉,而焦躁不安,作為新手狗拔麻也跟著時刻緊張,無法鬆懈休息。
在養狗初期,拔麻可能還會忍耐,但照顧生命是很消耗能量的事情,面對狗狗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要求,再有耐心的拔麻都可能會逐漸感到疲倦、想要放棄。
照顧另外的生命之前,請先好好照顧自己。
面對第一次成為照顧者的壓力與挫敗,我們可以先嘗試以下 3 個覺察:
- 設定合理養狗的期待,有意識地跳脫著急的情緒
- 調整養狗作息安排,也要把自己的需求規劃進去
- 照顧狗狗盡心盡力,但也要做好「課題分離」
1.設定合理養狗的期待,有意識地跳脫著急的情緒:
我們在養狗前,都會對狗狗有著不同的期待。可能是想帶著狗狗一起遊山玩水,也可能是想和狗狗一起窩在家享受牠的陪伴。我們希望狗狗可以精準大小便、不亂咬東西、散步乖乖不爆衝、遊戲指令都能完美達成。
但狗狗在剛到家時,面對全新的環境、陌生的家庭成員,一定會非常焦慮不安,可能一點聲音動靜、一點生活變化都會讓牠緊張兮兮。
此外,彼此也還沒有足夠的默契與練習,狗狗可能沒辦法完成我們給出的指示。狗狗也仍不熟悉家裡的規定,要在哪裡大小便、在哪裡休息,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行。
狗狗可能會吠家人、可能會對屋外聲音敏感、可能大小便會時常出錯,會需要我們更多的引導、陪伴。這和我們養狗前的想像不一樣,於是我們會不禁心急,希望可以更快地擁有一隻期待中的完美狗狗。
因為期待上的落差,我們會越心急,無形中給自己太大壓力。
生命的磨合,就是需要歷程,不會一步到位,也不會撐一下就過去了。
狗狗對新環境的適應至少會需要 3 – 6 個月,所以我們得要先有心理準備,磨合期可能在半年內都不會過去。
在這段彼此適應的期間內,我們會需要放下對狗狗和對我們自己的高標準,並有意識地發現自己在生氣的當下,是否因為原先的美好想像而有些操之過急。
延伸閱讀:選到不合適的狗狗品種,可能導致理想生活幻滅?帶狗狗回家前必讀的養狗須知
2.調整養狗作息安排,也要把自己的需求規劃進去:
養了狗狗之後我們的生活作息會跟著狗狗需求而改變。
可能以前早上起床盥洗後,會悠閒地烤個麵包、沖杯咖啡,做點運動、澆澆花,準備上班一天的行程。
但多了狗狗之後,早上被牠哭聲吵醒、一邊弄自己的早餐,還要急急忙忙地餵肚子餓的狗狗吃飯,好不容易坐下來才剛喝了一口咖啡,狗狗又著急地吵著要出門上廁所。
初期,我們可能會大量地把所有選擇權都給狗狗,全部以狗狗的需求為優先,確保牠睡好、吃飽、大小便及散步需求都滿足,就算我們睡不飽、忘記吃飯,也想要給狗狗最好的生活。
但這樣一次次忽視照顧自己、優先照顧狗狗的狀態並沒有辦法維持很久,當我們自身的需求沒有被顧及,已經感到身心俱疲時,此時狗狗依然向我們提出需求,我們最終就很容易情緒爆炸,變得對狗狗過度嚴厲。
責備完狗狗後,對狗狗發洩完情緒後,我們可能又會對自己生氣「為什麼沒辦法照顧好狗狗」,陷入苛責自我的惡性循環。
因此,養狗後,的確會需要依照狗狗的需求來調整我們的作息安排,但請不要完全忽視自身的需求。
早上起床餵狗狗吃飯,也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幫自己泡杯咖啡、好好吃東西。
生命與生命共處,本來就會需要磨合及妥協,但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也很重要。
我們可能會需要犧牲原本早晨運動的時間,改成帶狗狗散步,但在滿足狗狗所需後,也要留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有足夠能量面對接下來一整天的緊湊行程。
養狗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並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需要續航力的馬拉松。只有給自己足夠的能量補給,我們才能持續穩定地維持下去。
3.照顧狗狗盡心盡力,但也要做好「課題分離」:
和狗狗在磨合適應期時,可能會很挫敗:「已經給予狗狗一切所需,為什麼牠還是容易緊張、跟前跟後,無法好好休息?」
當我們已經給予狗狗一個能夠安心休息、不被打擾的空間,也安排時間給狗狗好好睡覺,但狗狗不一定會因此就有安全感。尤其剛到家的狗狗一定會焦躁不安,我們得給狗狗時間讓牠練習適應。
如果我們已經盡所能地滿足狗狗的天性行為與需求,剩下的部分就要交給狗狗自己去面對和學習,要做到「課題分離」,我們不需要過度承擔,不需要為狗狗所有的情緒負責。
適應期中的狗狗,對新環境及新家庭尚未建立安全感,容易出現吠叫、分離焦慮等情況。狗狗的確需要一些時間練習與適應,而我們透過了解如何滿足狗狗天性需求,也能更好地幫助建立狗狗的安全感,提升人狗信任關係:安全感與五大需求講座
初次養狗感到氣餒無力?用 2 種工具幫自己能量補給
透過三項覺察,調整心態不著急、不對狗狗和自己過於嚴厲,並適時放手讓狗狗去面對和學習。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 2 種工具,幫自己更好地度過這段與狗狗互相磨合的適應期:
- 列出自己的快樂清單
有快樂的拔麻,才能養出快樂的狗狗。
可以想一下養狗前的生活,做什麼事情是能夠讓自己放鬆充電的?而其中又有哪些事情是養狗後沒辦法做的?
例如,原本喜歡下班後好好看一部電影,但養狗後很久沒看電影。那就在滿足狗狗生活所需後,每週騰出一天留下一段時間,讓自己好好看部電影,幫自己充電。
幫自己條列出一份快樂清單,並選出其中 3 – 5 項快樂的事情,慢慢地放回自己的生活裡。
- 建立養狗的支持系統
對狗狗和對照顧者來說,支持系統都是很重要的網絡與喘息空間。
狗狗不是獨居動物,獨自在家裡待上 8 到 9 個小時,並不符合狗狗的天性。大部分的拔麻因為工作關係,難以整日陪伴狗狗。但獨自在家 8 小時以上,對狗狗來說是一種壓力,狗狗一定會感到焦慮。
而對能整日陪伴狗狗的拔麻而言,24 小時無微不至的看顧一個生命也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還是會需要放假,給自己的時間充電休息。
因此養狗後,對每一位新手狗拔麻而言,建立支持系統很重要。
支持系統可以是:
- 與狗狗共同生活的家人
- 狗狗熟悉、相處過的親友
- 專業到府保母
- 散步專員
- 妥善規劃、能讓狗狗安心自在休息的安親班
有這樣的支持系統,對於朝九晚五上班的拔麻而言,能夠避免累積狗狗因長時間在家而累積慢性壓力。而對整日陪伴狗狗的拔麻而言,也能有短暫自己的時間去逛街、按摩、看部電影好好放鬆。
學習正向教養:照顧狗狗前,先照顧自身需求!真正同理並接納自己與狗狗
狗狗剛到家需要時間適應環境和家庭成員,而我們也需要時間適應角色的轉變,從學生、兒女、伴侶等,轉換成為照顧者或拔麻的角色,而照顧者的角色是需要學習與練習的。
我們知道要滿足狗狗的天性需求、知道不能打罵狗狗、練習與執行正向教養,但溫和且堅定的教養方式,是尊重狗兒也尊重自己。而這無法立即做到,是因為我們容易卡在了既有的生活中,來不及釐清自己的情緒就被繁忙的生活推著走,來不及發現更多的工具以及關係的可能性。
從了解自己、了解狗狗開始,一起探索人狗關係中的不同可能性,重塑與狗狗健康平衡的關係:正向教養父母成長線上課程
希望上面分享對於你有幫助,也歡迎你加入【浪犬博士 – 狗兒家庭教育學院】的大家庭。我們使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期望陪伴狗兒家庭可以在學習之後尊重及同理地對待自己與狗兒。並且,有一天,人和狗能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本網站受到著作權法、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包括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未經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授權,嚴禁複製、轉載、修改、重製、散佈或商業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網站上的文章,所有刊載文章均可提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您可以轉載到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之許可)。任何轉載使用,皆需加上「資料來源: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https://www.dogtorstray.com/」,並註明原文上的任何署名或版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