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散步,是狗狗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散步可以建立默契、信任關係、釋放壓力、滿足基本需求和社會化。然而,無論是帶著狗狗散步走在街道上,或是全家一起到公園、河畔等地方嬉戲,在台灣都很容易見到其他流浪狗的身影。當帶狗散步出門,遇到流浪狗時,如何避免家中狗狗與其他流浪狗發生衝突,並保護狗狗不受攻擊,讓狗狗能享有安全又快樂的散步時光,是很多家長希望學習的課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
- 避免狗狗衝突的 2 大法則
- 4 種情境下的危機處理方式
- 3 種面對流浪狗的 NG 動作
帶狗散步遇到流浪狗怎麼辦?避免衝突的 2 大法則
1. 進行環境管理是首要原則
出門帶狗狗散步時,我們應該先熟悉社區附近景物和地形,事先避免可能對狗狗會有危險的人、事、物。當牽著狗狗散步時,遠遠地看到有流浪狗,最好的方式,就是趁著狗狗還沒發現時,就先換一條路線,為狗狗進行環境管理,避面與其他狗狗正面交會造成衝突。

2. 學會抓住狗狗的注意力
當還在遠處,自家狗狗就已經發現遠處遊蕩的流浪狗,這時應該要懂得如何抓住狗狗的注意力,並讓狗狗保持冷靜。當狗狗穩定下來時,再帶領著狗狗一起慢慢與遠處的狗狗拉開距離。
在戶外常被狗狗「已讀不回」嗎?學習戶外遊戲,抓住狗狗注意力:戶外遊戲、Stay 及召回指令

4 種情境下,面對流浪狗的保命妙招
面對流浪狗遠遠地就離開,且不直視外面的狗狗,避免衝突,是最好的處理方式。然而,與狗狗散步時,還是有可能會在某個轉角突然遇到流浪狗,或是途經某一戶人家,倏地就有沒綁牽繩的狗狗從屋內衝出來。遇上這些緊急狀況時,我們可以將遇到的狗狗,分為 4 種,分別進行不同的危機處理方式
-
為求生存感到緊張,也想迴避我們的流浪狗
通常在路上遇到單獨一隻的流浪狗時,流浪狗也會想要進行迴避。此時,若是距離尚很遙遠,可以直接抓住自家狗狗注意力後,帶自家狗狗離開。但當與單獨的流浪狗距離很近時,此時可以進行以下步驟:
- 爸爸媽媽先將牽繩收短,將自家狗狗穩定地固定在身後
- 以人身擋在流浪狗與自家狗狗中間,阻隔兩隻狗狗;必要時可蹲下擋在兩狗中間避免爭吵
- 全程動作一定要保持緩慢進行,並且迴避狗狗視線
- 在隔出適當距離後,單手自然垂下、手掌心向前緩慢地打開,面對流浪狗,堅定地表示:「不要過來」
一般單獨的流浪狗並不會無故攻擊,迴避直視流浪狗以及拉開彼此的距離,可以避免刺激狗狗的警戒心;堅定且極緩慢地伸出手掌阻擋,流浪狗通常就能夠理解我們的肢體動作。人擋在狗狗中間,將家中狗狗護在身後,讓自家狗狗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牠們,不必擔心。在流浪狗離開後,再緩緩帶著狗狗離開。

-
感到緊張的驅趕型顧家狗狗
當途經某戶人家,有負責顧家的狗狗衝出來,最重要的就是抓住自家狗狗的注意力,逃跑為上策,如此可避免自家狗狗也出現激動的回應行為,而產生狗與狗的爭執與衝突。
一般負責顧家的狗狗,因為要負責守衛家園,唯一任務及目標就是要將陌生人與狗趕走。這種顧家的狗狗在陌生人出現時,也會感到緊張,但因為牠已經位在自己的家裡,想迴避卻無處可迴避,因此只能選擇激烈吠叫驅趕,甚至攻擊。
遇上這種狗狗,停留越久,或多做任何的行爲,都只會讓被鍊住狗狗或工廠顧家狗狗更加地警戒,感到威脅,而有更激烈地驅趕行為。因此趕緊帶著自家狗狗盡快走遠但不奔跑地離開現場,當驅趕型狗狗看到陌生人、狗離開後,通常因為驅趕目的已經達成,便不會再緊跟。
延伸閱讀:我家狗狗看到狗總是很激動,該怎麼辦?

-
緊跟著我們不放,在外遊蕩的放養狗狗
另外一種則是遊蕩在外的狗狗,這種狗狗一般是有家可回的,但照顧牠的家長採取放任的方式,任由狗狗無牽繩地在一般休息的地方四處游走。這種狗狗不像單獨一隻流浪狗一樣會緊張而刻意迴避,這種遊蕩的放養狗狗,喜歡緊跟著陌生人、狗不放,面對這樣的放養狗狗,則一定要穩住自家狗狗,避免兩隻狗狗近身衝突。此時再進行以下步驟:
- 爸爸媽媽先將牽繩收短,並將自家狗狗穩定地固定在身後
- 以人身擋在遊蕩的放養狗狗與自家狗狗中間,阻隔兩隻狗狗
- 避開放養狗狗的視線,若身上有包包,可調整為側背並將包包放在自身與放養犬中間,做出阻擋
- 在與放養狗狗保持適當距離後,單手自然垂下、手掌心向前緩慢地打開,面對放養的狗狗,堅定的表示:「不要過來」
- 當放養狗狗冷靜下來後,緩慢地起身以其為中心,繞半圈弧形移動;以此慢慢與放養狗狗拉開距離,之後再離開
- 有時,遇上放養狗狗,牠可能會從左邊或右邊逼近,此時人進行上述步驟時,得持續跟著牠緩慢地左右地移動,讓自己一直是面向著放養狗狗,並將自家狗狗護在身後

-
整群固定被餵養的流浪狗
有些狗狗會成群結隊,可能有愛爸愛媽會在固定地點餵養當地的流浪狗群。有時整群的流浪狗是有組織性的,因此貿然地轉身逃跑,反而可能會從背後被攻擊。因此,面對一整群流浪狗時,比較好的辦法如下:
- 牽好自家狗狗,將牠固定在身後,人站好,不要蹲下
- 站在自家狗狗與流浪狗群中間,眼神直視著狗群
- 持續面對著流浪狗群,緩緩地牽著自家狗狗倒著往後走
- 極緩慢地後退五步、十步
- 直到拉出一定距離後,再轉身牽著自家狗狗離開,並隨時往後確認是否有狗狗衝上來
遇到成群的流浪狗,最好的方式是將自家狗狗帶到身後,自己直視且面對狗群,牽著狗狗緩慢地向後倒退走,直到拉開距離再慢慢地離開狗群的地盤。
無論是面對何種流浪狗,如果真的與外面的狗狗到了非常近身的距離,人可以堅定的大聲喝斥,需要進行驅趕時,可以使用外在物品,如對著流浪狗揮動包包、打開雨傘、大力拍手、吹口哨、或是用噴霧瓶裝無害的開水噴灑、吹球賽的加油哨等等,用突如其來的聲音,或是出奇不意的舉動,讓狗狗受到驚嚇,就容易驅趕。
然而這些方式必須留到外面流浪狗真的已經很逼近、毫無選擇時再作為最後的保命方法,因為驚嚇狗狗也容易觸發牠們的原始本能反應,除了逃跑外,也可能選擇攻擊。因此,千萬不要輕易地胡亂嘗試。
另外,還有幾點 NG 事項要非常注意,否則誤觸外面流浪狗的地雷,就有可能觸發攻擊。
面對流浪狗的 3 大 NG 動作
面對流浪狗 NG 動作一:尖叫拔腿狂奔
遇到流浪狗時,就算擔心害怕,也千萬不要尖叫拔腿就跑。尖叫與奔跑的動作,會牽動狗狗想要狩獵、追逐的本能慾望,因此尖叫拔腿狂奔反而會惹得狗狗們跟追在後頭。緩慢離開、不做大動作刺激外面的狗狗,才是離開現場的正確方式。
面對流浪狗 NG 動作二:直接開打
除了不要奔跑外,也千萬不要選擇攻擊流浪狗或狗群。無論任何形式的攻擊,都會開啟狗狗原始本能反應,進行逃跑或反擊。流浪狗通常是因為我們入侵牠們的地盤,才會與我們進行對峙。若選擇攻擊牠們,因為牠們已在地盤和自家範圍,無處可逃,就會選擇攻擊到底。胡亂地對外面狗狗進行攻擊,只會讓我們自己和自家的狗狗落入險境。
面對流浪狗 NG 動作三:拋擲零食誘惑
很多人可能以為,或許試著拋擲身上的零食,也許就能夠誘惑流浪狗或狗群,然而,因為我們對外面的狗狗來說是陌生人,我們給的食物並不一定能輕易地吸引牠們。況且,拋擲這個大動作,反倒容易刺激狗狗,讓牠們以為我們在進行攻擊。因此,也就容易造成反效果。


與流浪狗相互尊重,迴避為上策,並記得幫家中狗狗進行減壓
當我們帶狗散步時,遇到流浪狗或放養狗對我們狂吠,大部分是因為牠們的生存空間已經很小,而我們在無意間入侵了牠們的地盤。尤其是流浪狗們,獨自在外面安身立命,自然會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捍衛地盤及資源。因此,我們選擇迴避,其實也是留給流浪狗們一點生存的空間。
帶狗散步,要避免與其他流浪狗或放養狗狗發生衝突,若能有選擇,最好的方式還是事先進行環境管理,為狗狗選擇安心的路線,避免潛在的危險。
而學會抓住家中狗狗的注意力,在遇到無可避免的衝突時,也能帶領家中狗狗冷靜面對及處理。若真的遇上了這樣流浪狗的衝突危機,也不用太過緊張,最重要的是在事後幫家中狗狗進行減壓、舒緩放鬆情緒,也能是一次鍛鍊狗狗壓力管理與復原力的好時機。
當狗狗在突發壓力或慢性壓力累積下,壓力突破臨界點,就容易變得敏感、易怒或產生過度反應。像是散步路上遇到流浪狗,就可能成為狗狗一次突發性的重大壓力來源,拔麻若能學習如何幫狗狗紓解壓力,安排生活中的舒壓儀式,就能幫助狗狗進行壓力調節,鍛鍊狗狗的情緒復元力:壓力與復元力講座

希望以上分享對於你有幫助,也歡迎你加入【浪犬博士 – 狗兒家庭教育學院】的大家庭。我們使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期望陪伴狗兒家庭可以在學習之後尊重及同理地對待自己與狗狗。並且,有一天,人和狗能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本網站受到著作權法、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包括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未經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授權,嚴禁複製、轉載、修改、重製、散佈或商業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網站上的文章,所有刊載文章均可提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您可以轉載到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之許可)。任何轉載使用,皆需加上「資料來源: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https://www.dogtorstray.com/」,並註明原文上的任何署名或版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