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兇陌生人、看到鄰居就狂吠,讓人好尷尬?
沒有想過遛狗不牽繩,竟會意外造成狗狗嚴重被咬傷?!
正向教養畢業生 Kuma 馬麻就來分享,自己曾因爲不懂狗狗相關知識,加上讓 Kuma 放繩而出意外,造成狗狗住院三天的故事。以及意外發生之後,他踏上學習之路,與 Kuma 之間的關係和默契也漸漸發生轉變。
遛狗不牽繩發生意外,就此踏上學習狗狗知識的道路
Kuma 是十三公斤的黑色米克斯,毛長如柴犬,牠的耳朵則是「一立一休」,右耳立起來,左耳垂下。Kuma 全身黑毛的胸前,有著一撮白毛,讓牠看起來很像台灣黑熊,也因此馬麻也以日文中的「熊」 — Kuma,來為牠命名。

狗狗兇陌生人、對門外聲音敏感,讓人備感困擾
「有一些米克斯滿敏感的,牠會有對陌生人吠叫,尤其是那種奇行怪異、穿著打扮奇怪的,或是走路突然很緩慢在滑手機的,牠覺得怪怪的,牠就會想去叫。」— Kuma 馬麻
Kuma 和其他臺灣犬米克斯一樣,對聲音比較敏感,會對門外聲音吠叫,遇到鄰居或是打扮或形體比較突兀的陌生人,也都會常常兇對方。
當時,馬麻因循傳統教育的建議:若狗狗對門外吠叫,應該用打罵的方式,讓牠們知道這樣不對。
但是 Kuma 馬麻個性較溫和,也捨不得打罵狗狗;於是,他變成會用溫和的語氣、舉起手假裝要打狗,來威脅狗狗:「Kuma 叫叫不乖,要打打喔。」但這樣勉強自己威脅狗狗,卻也不見成效。
Kuma 的吠叫問題讓馬麻感到困擾,而後,在網友推薦下,看了浪犬博士的吠叫主題 youtube 影片,才因而認識了浪犬博士這個提供狗狗知識的品牌。
就像人類在不同情境下,會用不同音調及語氣說話,吠叫是一種狗狗表達的方式。學習 6 種狗狗不同的吠叫,理解吠叫背後的情緒與需求,才能真正了解狗狗想要跟我們傳達的訊息:吠叫講座

曾在社區內遛狗不牽繩,竟讓狗狗被鄰居狗嚴重咬傷
儘管知道浪犬博士,但當時 Kuma 馬麻還沒有上過任何的課程,也完全不懂狗狗相關行為知識。
Kuma 家住在封閉型的社區,因為鄰居大多會在社區放牽繩,讓狗狗們自由地在社區跑跳。當時還不太了解狗狗的 Kuma 馬麻,看到其他狗狗都可以自由活動,也因此都放牽繩,讓 Kuma 在社區內走動。
然而,某天意外卻發生了。
一天夜晚,Kuma 家一樣帶著狗狗在社區內放繩活動,卻在社區內的某個轉角,遇到了一隻體型高大、估計有 30 公斤大狗。儘管對方家長一開始就有狂拉牽繩想阻止兩隻狗狗相遇,但對方大狗卻仍咬上了 Kuma 的後頸部,像獅子叼羚羊般,死命地咬住不放開,Kuma 的上半身則被該隻狗整個拖起 。
Kuma 馬麻見狀,立刻衝上前、不顧對方家長阻止,用力想將對方狗狗的嘴扳開;而 Kuma 把拔則負責拉住 Kuma。
最後 Kuma馬麻成功在瞬間將兩隻狗分開,卻發現自己跟 Kuma 把拔都已滿手是血,Kuma 也因為這樣的意外,脖子上的皮被咬穿,需要開刀清創而住院三天。
出了這樣的意外後,馬麻才意識到,原來放繩竟有可能遇到這樣的危險,自己不懂狗狗知識竟然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傷害。

因為意外開始學習狗狗行為知識與正向訓練,甚至轉職成為獸醫助理
在意外發生之後,馬麻決心要學習狗狗行為知識。於是他開始認真上完浪犬博士所有線上課程。不僅如此,他也換了工作,成為獸醫助理,開始學習狗狗醫療相關的知識。
在勤奮學習下, Kuma 馬麻吸收了大量的狗狗行為知識,也擁有許多正向訓練的相關知能。在工作時,他也時常在動物醫院的醫療現場,成為家長的「翻譯官」, 向其他拔麻說明狗狗常被誤解的肢體語言。
狗狗搖尾巴不一定是開心,抓癢不一定是真的感覺身體癢,了解狗狗的肢體語言,才能開啟彼此雙向溝通的管道:狗狗肢體語言大全

理解狗狗行為知識、實行正向訓練,有時卻仍感到迷惘
「在上正向教養前⋯⋯我就已經可以看得懂(狗狗行為)也能做到同理了,可是我的內心就還是有一種怪怪的感覺。⋯⋯我有時候會覺得,我是不是過度溺愛 Kuma 呀?我為了保護牠,不要讓牠亂吃東西⋯⋯我需要阻止牠,但我常常會有一種內疚的感覺。」— Kuma 馬麻
Kuma 馬麻執行正向訓練一陣子之後,卻仍有些無法突破的地方。
例如,Kuma 因為過去曾被不當飼養,腸胃很差,然而牠卻又是個「小吃貨」,總是不停地想吃東西,也會在路上撿拾。馬麻因為擔心牠的腸胃,需要阻止牠亂吃東西;但馬麻同時又希望牠能夠快樂,也知道牠天性就是愛吃,因此自己在阻止時總是感到矛盾。
或是,像是知道吠叫是狗狗的表達方式,但因為擔心鄰居、陌生人的眼光,馬麻又必須阻止 Kuma 吠叫。
儘管沒有用打罵的方式,但馬麻在執行訓練時,有時仍會有自我內心的衝突。
此外,雖然熟知正向訓練,知道應該要「鬆繩散步」。馬麻卻因為擔心 Kuma 會對陌生人吠叫,而容易情緒緊張而下意識拉緊牽繩;馬麻這樣的情緒,也總是影響著 Kuma,讓 Kuma 更容易跟著緊張、暴衝吠叫。
延伸閱讀:家裡裝潢修繕,擔心狗吠陌生人?!3 種方法,裝修人員來訪也不困擾!

在溫和且堅定的教養中,找到不矛盾的人狗相處方式
直到接觸正向教養課程後,Kuma 馬麻才發現自己其實成了「過度溺愛」的家長。透過執行換位思考、課題分離與放鬆,化解了原先內心教養時的矛盾與衝突,也找到自己他理想中的教養方式。
理解狗狗吠叫背後的情緒,幫狗狗找到情緒調節的方式
最初 Kuma 在出門遇到鄰居時,會激烈吠叫,馬麻只能跟牠說:「鄰居是好人!沒關係」除此之外束手無策。
馬麻上課後,先是透過練習換位思考,理解狗狗出門當下激動的情緒與需求。
馬麻發現:Kuma 常常是在早上出門散步的時候,情緒會特別激動。透過換位思考,理解可能是狗狗已經憋尿一整晚,生理需求造成壓力。狗狗已經十分不舒服、有情緒了,當遇上陌生人時,等於是又再加上這樣恐懼的刺激,自然會十分激動。理解之後,他也更能夠同理 Kuma 的情緒與行為。
於是,他開始嘗試讓 Kuma 出門前先嗅聞、啃咬;若 Kuma 出門時依然情緒較激動時,他也會將門口的腳踏墊變成「零食嗅聞墊」,先撒零食讓狗狗簡單嗅聞放鬆後,緩和一下情緒,才一同出門,給予狗狗更多調節情緒的工具。

狗狗兇陌生人:學習信任狗狗,並練習輕鬆以待
「當然我還是有學到很多正向訓練的東西,我知道要鬆繩散步,但它會奠基於我很多內心擔憂和害怕,就沒有辦法這麼真正的鬆繩⋯⋯我的情緒會很容易影響到 Kuma。」— Kuma 馬麻
除了換位思考理解 Kuma 的需求外,Kuma 馬麻也發現,狗狗對陌生人吠叫,很多時候也是因為被他自己的情緒所影響。
在最初馬麻什麼狗狗行為知識都還不懂時,放繩讓狗狗自由散步,Kuma 因為沒有受到馬麻影響,也是非常輕鬆的。
而在意外發生後,馬麻不再放繩,卻因此有了另外的困擾:馬麻很擔心狗狗遇到陌生人時對對方吠叫,因此容易先感到緊張。
馬麻甚至會在狗狗都還沒看見陌生人時,就先下判斷「那個人 Kuma 可能會不喜歡」而下意識感到緊張,拉緊牽繩。馬麻這樣警戒的情緒,也影響著 Kuma,讓 Kuma 跟著馬麻一起緊張,而吠叫或暴衝。
上課之後,馬麻才意識到,自己警戒與緊張,其實是來自對 Kuma 的不信任,認為「Kuma 就是會兇陌生人」,以及「狗狗無法自己面對這些外在的刺激,他應該要替牠多做些什麼」。
透過正向教養,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後,馬麻學習各式正向教養工具,並緩慢累積練習,開始嘗試信任狗狗與放鬆。
比如,一次在社區搭電梯時遇到另外一位穿著厚外套、背著大行囊的鄰居,馬麻心裡又想著狗狗可能會害怕這樣的人,而有點緊張。但同時,他轉念一想,自己與 Kuma 已經有許多練習,Kuma 應該可以做到,應該要相信狗狗,於是選擇放鬆牽繩, 讓牽繩呈微笑曲線。
因為馬麻的信任與放鬆,Kuma 在確認馬麻輕鬆的神情後,也出乎意料地冷靜放鬆。甚至與陌生人還能一起冷靜搭乘電梯,坐在馬麻腳邊,完全不吠叫或情緒激動,這也讓馬麻增添許多信心。
延伸學習:狗兒家庭劇場 Podcast-當狗兒對迎面而來的陌生人感到不安時,我們可以怎麼做?|S1Ep15

狗對狗激動:建立彼此默契,必要時可以一起逃跑
此外,在發生被咬的意外後,Kuma 遇到狗也容易對狗激動。
馬麻和 Kuma 也透過各項不同的正向教養工具,建立起彼此的默契。馬麻可以同理 Kuma 的恐懼,並教導狗狗,必要時牠可以選擇與馬麻一起轉身逃跑。
透過許多正向教養練習,馬麻也發現 Kuma 的遇到狗時,「冷靜期」變得越來越長,不會一秒發瘋,會開始觀察及評估情勢。
此外,當 Kuma 跟馬麻一起逃跑,情緒高漲時,牠也學會透過用聞草、踢土等方式,來幫自己做情緒調節。
延伸閱讀:【狗兒家庭專訪】 Hana 家的故事-養狗養到懷疑人生!如何渡過狗狗拆家、兇爆陌生狗,帶狗散步反被狗拖行的惡夢

在生活中做到課題分離,不再成為過度溺愛的家長
「我太過度承擔 Kuma 的責任、太過去擔憂牠的情緒,反而我卻忽略了,其實牠也可以學習,牠也可以有容忍挫折的能力,只是我一開始都不相信,我一直覺得我就是要保護牠、我就是要照顧牠,牠是我的責任。我後來發現,我很多的自責都是在那裡。」-Kuma 馬麻
以往當狗狗有任何的情緒反應或表達需求時,Kuma 馬麻總是會很焦急地想要爲狗狗做些什麼。
然而,在正向教養學習課題分離後,他才學習到狗狗也有自己的情緒與責任,他不需要過度承擔,應該要讓狗狗自己長出容忍挫折的能力。
Kuma 馬麻不再不斷自責,也不再總是認為自己是不夠好的家長。他才發現,原來當他放手時,狗狗才能夠成長。當他沒有過度保護牠、處處限制牠時,狗狗也變得不一樣了,慢慢達到彼此信任、平衡的生活模式。

循序漸進練習課題分離,找到平衡且互相信任的人狗關係
曾經在無知、不理解的情況下,放繩讓狗狗受到嚴重傷害,Kuma 馬麻因此變得過度緊張與過度保護。
她開始非常努力的學習狗狗行為知識與訓練,當狗狗有任何情緒與需求時,都會設法協助解決,認為狗狗就是自己的責任,應該要保護牠、為牠負全責。
然而,馬麻這樣時刻緊張與焦慮的情緒,不僅讓自己無法鬆懈、疲憊不已,也影響到了狗狗,讓牠格外容易對陌生人吠叫,馬麻也因爲狗對人吠的問題而更加焦慮,陷入不斷地負面循環。
然而,在上完正向教養課程後,馬麻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度承擔。他開始練習信任與放鬆,運用不同情緒調節工具,幫助狗狗逐漸長出情緒調節能力。
當馬麻讓自己心態上放得越鬆的同時,與狗狗信任關係也越來越緊密,人狗彼此默契也越來越好,遇到陌生人狗時,狗狗也開始變得更能夠冷靜以對。
跳脫了過度溺愛的迴圈,Kuma 家也找到了更平衡、更緊密的人狗關係。
利用不同的正向教養工具,學習賦權,開啟雙向溝通,找到自己與狗狗都喜歡的人狗生活樣貌:正向教養狗拔麻成長課程

希望上面分享對於你有幫助,也歡迎你加入【浪犬博士 – 狗兒家庭教育學院】的大家庭。我們使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期望陪伴狗兒家庭可以在學習之後尊重及同理地對待自己與狗兒。並且,有一天,人和狗能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本網站受到著作權法、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包括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未經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授權,嚴禁複製、轉載、修改、重製、散佈或商業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網站上的文章,所有刊載文章均可提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您可以轉載到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之許可)。任何轉載使用,皆需加上「資料來源: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https://www.dogtorstray.com/」,並註明原文上的任何署名或版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