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穩定狗情緒?狗狗能不能不要再這樣瘋狂、搗蛋?」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讓我的狗這樣挫折、生氣?」
「好家長就該讓狗狗永遠開心嗎?」
這些問題,或許不少狗狗家長都曾在心裡問過自己。
這篇文章將分享:
- 想知道如何穩定狗情緒?先從認識狗狗情緒開始!
- 當狗狗有負面情緒,是不是代表家長不夠好?
- 該如何陪伴狗狗面對挫折、幫助狗狗情緒更穩定?
如何穩定狗情緒?關鍵 1:先學習認識狗狗情緒與行為
許多家長會覺得:「我希望我的狗狗永遠快樂,最好不要有任何負面情緒。」
但狗狗和我們一樣,情緒是豐富多元的,包括:
- 開心、興奮:遇到喜歡或期待的事時。
- 不快樂、失望:當期待的事情沒有發生時。
- 挫折、沮喪:想要得到某樣東西但被拒絕時。
- 害怕、恐懼:面對未知或感受到危險時。
- 生氣、不耐煩:當被限制行動或需求無法被滿足時。
當我們聽到狗狗在吠叫或低吼,可能以為狗狗又在「發瘋」或不聽話。但或許,狗狗當下其實正對某件事情感到生氣。例如:
- 當家長強行帶走牠嘴裡的食物,狗狗可能會發出低吼警吿。
- 或是當另一隻狗兒踩到牠的地盤時,牠搖擺尾巴的頻率變得不耐煩,甚至開始吠叫驅趕。
就像孩子玩具無端被搶,也會感到生氣或傷心一樣;狗狗也是在展現正常的情緒,而不是「壞行為」。
認識常見的 11 種狗狗情緒,並從狗兒的需求與情緒著手,深入剖析行為背後的原因,根本解決狗兒行為問題:零失敗狗狗教養學

如何穩定狗情緒?關鍵 2:接納並允許狗狗也有情緒
狗狗和人一樣,有完整的情緒世界。牠們會開心、興奮,也會感到失望、害怕,甚至挫折。牠們擁有這些情緒,並不代表我們是「不夠好的家長」,反而是狗狗心理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我們深愛著我們的狗狗,總是希望牠們能開心、無憂無慮。當狗狗表現出生氣、挫折、難過、害怕、恐懼,甚至因一些小事而情緒低落時,我們的確可能會感到自責。
「是不是我沒有照顧好牠?」
你並不孤單,在我與我的狗狗 Kuma 相處的生活中,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
接下來希望透過我和我的狗狗 Kuma 相處的生活中,分享我從這樣的困惑到感受到「原來狗狗也有能力面對挫折的」轉變。

養狗路上我也曾困惑:該要如何穩定狗情緒,永遠避免牠失望或挫折?
我是正向教養講師 & 實習合作式訓練師 雅文,在我作為學員剛學習正向教養的初期,曾在正向教養課程中的 PHP (Parents Helping Parents 家長幫助家長) 的活動提過一個讓我困惑的案例:
我家的狗狗 Kuma,每天早上散步時,幾乎都會遇到一位被我們暱稱為「降肉姨」的阿姨。這位阿姨常常帶著肉肉,給路過的狗狗們一些驚喜,Kuma 也因此非常期待每一次的相遇。
但,並不是每一天降肉姨都會帶肉肉。有些時候她可能忘了帶,或是沒有肉肉可以分給狗狗。當這種情況發生時,Kuma 總是顯得非常沮喪和失落 —— 牠會用力拉著牽繩、不願離開,眼神緊緊盯著降肉姨的背影,甚至還會發出喑喑的哭哭聲,好像在說:「怎麼可能?今天沒有肉肉嗎?」
那一刻,我感到無比難過和自責,心裡想著:「天哪!Kuma 感到挫折了,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帶著這個困惑,我在課堂上的 PHP 向其他家長與講師們尋求建議,問大家:「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 Kuma 感到這麼失望?」

接納並允許牠也有情緒-狗狗的情緒,不需要被消滅
當我以為大家會給我一些「讓狗狗轉移注意力」的建議,比如:
- 給 Kuma 另一個零食
- 或是用玩具吸引牠
等等,但讓我驚訝的是,課堂上我學習到的是:「狗狗的情緒不需要被消滅。Kuma 感到失望和挫折,是牠正常的情緒反應。重點不是要避免這些情緒,而是我們該如何陪伴牠度過。」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原來,我不需要當一個「完美的家長」來讓 Kuma 永遠快樂。
- 狗狗感到挫折,代表牠正在學習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 狗狗感到生氣,可能是因為牠的界線受到了侵犯,或是當下感受到壓力。
我們作為家長的角色,不是要讓牠逃避或消滅這些情緒,而是要陪伴牠一起經歷這些情緒。
如何穩定狗情緒?關鍵 3:耐心陪伴狗狗鍛鍊情緒調節能力
在了解「允許與接納狗狗情緒」的重要後,我開始練習用不同的方式陪伴 Kuma 面對牠的情緒。
陪伴 Kuma 面對挫折:從自責到理解
像是當降肉姨沒有帶肉肉的時候,我不再急著拉 Kuma 離開,或是試圖轉移牠的注意力,而是:
- 允許情緒的存在
- 我讓 Kuma 看著降肉姨離開,沒有急著打斷牠的情緒。
- 牠可以在原地待一會兒,發出喑喑聲,甚至表現出不願離開的情緒,因為這是牠的感受,我需要尊重。
- 用同理心陪伴牠
- 我會蹲下來,輕輕摸摸 Kuma,溫柔地說:「今天降肉姨沒有帶肉肉,好可惜對不對?我知道你很期待的。」
- 我不試圖讓牠「立刻開心」,而是讓牠知道:「你的情緒被理解了。」
- 而我會陪伴 Kuma 一段時間,讓牠有時間跟失望的情緒共處,而我都會在。
- 溫柔的邀請,給牠選擇
- 當 Kuma 稍微平靜後,我會說:「你要回家吃咬咬(啃咬零食),還是要繼續散步呢?」
- 我不強迫牠離開,而是給牠一個選擇,讓牠有自主決定的空間。
看見 Kuma 的成長:從情緒低落到自我調節
剛開始時,Kuma 仍然會在原地待很久,甚至需要我輕輕引導才能離開。但隨著這樣的陪伴次數增加,我開始看到變化:
- 一開始:Kuma 會在原地停留很久不願離開,甚至會發出喑喑聲。
- 漸漸地:牠能在自己的調適後平靜下來,然後自己決定跟我離開。
- 現在:當降肉姨沒有帶肉肉時,Kuma 會開心地跟她打招呼,然後自然地轉身離開,繼續我們的散步旅程。
我發現,Kuma 的挫折容忍力提升了,牠不再因失望而情緒失控,而是能自己調節情緒。
這一切的改變,都來自於我選擇了信任與陪伴,而不是試圖阻止或消滅牠的情緒。
了解、接納與陪伴狗狗的情緒,正是如何穩定狗情緒的 3 關鍵
沒有人能讓狗狗永遠快樂:不去避免狗狗產生情緒,而是陪伴牠度過情緒
我曾經以為,好家長就該讓狗狗永遠快樂,但現在我知道:
好家長不是讓狗狗永遠沒有負面情緒的人,而是能陪伴牠走過這些情緒的人。狗狗需要的,不是永遠的快樂,而是真實的情感連結和理解。
當狗狗感到生氣、失望、挫折、害怕時,我們能做的不是急著轉移牠的注意力,而是給予牠時間和空間去感受,然後溫柔地陪伴牠。
當狗狗有期待或需求,有情緒波動時,要如何做到「堅持但不控制」、不溺愛也不過度強硬,都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課程

允許狗狗有情緒,也是培養人狗之間信任感的關鍵
當你的狗狗因為沒拿到心愛的玩具、沒吃到期待的零食,或是因為某些原因而感到害怕、失望時,也邀請你試試看:
- 蹲下來陪伴牠,允許牠可有自己的情緒。
- 用同理的語氣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但沒關係,我在這裡陪你。」
- 給牠時間,讓牠自己慢慢平靜下來,摸摸牠,與牠情感連結。
- 邀請牠做有限選擇,並尊重牠的決定。
這樣的陪伴,不僅能讓狗狗建立起情緒調節的能力,更能加深你們之間的信任和連結唷!
✎ 此篇文章由實習合作式訓練師 雅文 撰寫
希望以上分享對於你有幫助,也歡迎你加入【浪犬博士 – 狗兒家庭教育學院】的大家庭。我們使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期望陪伴狗兒家庭可以在學習之後尊重及同理地對待自己與狗兒。並且,有一天,人和狗能夠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本網站受到著作權法、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包括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未經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授權,嚴禁複製、轉載、修改、重製、散佈或商業使用。
*我們歡迎您宣傳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網站上的文章,所有刊載文章均可提供個人或教育用途使用。您可以轉載到社群或部落格,但禁止使用於獲取個人或團體利益之用途(除非已確實得到 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之許可)。任何轉載使用,皆需加上「資料來源: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 https://www.dogtorstray.com/」,並註明原文上的任何署名或版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