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嬰兒與狗怎麼相處?觀察狗狗情緒、陪伴改變的 5 大方法|浪犬博士狗兒家庭教育學院

身為媽媽,同時也是訓練師的舒㮀,理解嬰兒回家後,嬰兒與狗相處會面臨的挑戰;

這篇文章分享舒㮀家中『 嬰兒與狗 』相處的親身歷程與陪伴狗狗適應變動的 5 個方法。

 

嬰兒與狗相處前期:我們家的實際變化

當大女生出生回到家後,我們的生活節奏完全改變,而這樣的變化,也默默地影響著狗狗。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當大女生出生回到家後,我們的生活節奏完全改變,而這樣的變化,也默默地影響著狗狗。

 

  • 狗狗的睡眠被打斷:半夜妹妹哭著要喝奶,狗狗常常在半夜熟睡時被吵醒,好幾次想邀請牠再回房間休息,牠卻怎麼樣也不願意進來。那一刻,我們很清楚地感受到:牠的睡眠品質被中斷了,情緒也因此受了影響。
  • 陪伴減少,狗狗感到被忽略:我自己因為體力透支、時間被分割,我能陪狗狗的時間變得非常少,發現狗狗更需要我的陪伴,牠會在我們休息時靠過來窩著,有時候只是靜靜地貼著我們,有時候會是靠近我的手想要摸摸或互動。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 嬰兒與狗 』一起的生活節奏完全改變,狗狗出現破壞性行為,壓力找不到出口的表現
  • 出現破壞性行為:牠開始咬妹妹的嬰兒床、嬰兒車,甚至當我要抱妹妹時,牠會想要衝過來咬她。這不是「狗狗變壞了」,而是壓力找不到出口的表現,也或許是牠在試著用這種方式讓我們「注意牠一點」。

 

嬰兒和狗相處,狗狗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變化?

狗狗無法理解為什麼生活突然變了樣,只知道聲音變多了、作息被打亂了

我們的注意力也不像從前那麼集中在牠身上;這些改變會引起牠本能上的緊張與不安。

 

常見的行為改變可能包括:

  • 對聲音變得特別敏感:寶寶哭聲對狗狗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聽覺刺激,夜裡的開燈與活動聲,都可能讓狗狗頻繁豎耳、警覺、吠叫,甚至無法進入深層睡眠。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對聲音變得特別敏感:寶寶哭聲對狗狗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聽覺刺激,夜裡的開燈與活動聲,都可能讓狗狗頻繁豎耳、警覺、吠叫,甚至無法進入深層睡眠。
  • 以啃咬行為表達壓力或尋求關注:牠可能咬家具、寶寶用品、甚至我們的衣物,透過破壞來釋放壓力或「讓你看我」。
  • 黏人、跟隨、渴望更多互動:牠可能會在我們坐下時湊上來窩著,或是走到哪都想跟著,甚至我們出門時表現得特別不安、想一起出門。

這些都是狗狗在適應「家中出現新成員」過程中的自然反應。

想學習更多關於壓力對狗狗身心和行為的影響,幫助狗狗減壓,鍛鍊情緒復原力:壓力與情緒復原力講座

壓力管理與復元力講座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課程資訊。

嬰兒與狗一起共好生活的 5 個實用方法

 

我們無法要求狗狗立刻理解新生兒是誰,

但可以透過一些調整,幫助狗狗慢慢回復到穩定狀態、感到安全與愛。

 

1.屬於嬰兒與狗各自的親密時光

讓狗狗知道牠依然重要!

雖然育兒生活忙碌,我還是試著找時間維持「我們的日常」。

當女兒小睡時,我會坐在地上陪狗狗,摸摸牠、跟牠說話,或是躺著一起休息。

這些片段雖短,但能傳達很清楚的訊息:「你沒有被忽略,我們一樣愛你。」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幫助狗狗適應新生活的實用方法1:固定的親密時光,讓狗狗知道牠依然重要

2. 提供狗狗幫助舒壓與情緒調節的遊戲與工具

除了出門散步,在家忙於照顧嬰兒時,我會準備協助狗狗調解情緒與舒壓的工具們

例如:

  • 舔食墊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除了出門散步,在家我會準備協助狗狗調解情緒與舒壓的工具們
例如:舔食墊
  • 藏食玩具/遊戲
  • 可以安全啃咬的玩具/零食

在我們忙碌或需要小睡休息時,這些活動可以幫助狗狗舒緩壓力、放鬆情緒。

讓狗狗不再只是每天無聊地等待著陪伴,幫助狗狗進行情緒調節與壓力釋放幫助逐步適應和寶寶一起的生活型態。

 

延伸閱讀:妙用舔食墊的 3 大益處,幫助狗狗放鬆的快樂清單!

 

3. 引導狗狗參與有寶寶的生活

嬰兒與狗也可以一起快樂成長

不強迫牠立刻接受寶寶,而是用溫暖柔和的語氣訴說:

「這是妹妹/弟弟喔~ 接下來我們就要一起生活嘍!」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引導狗狗參與有寶寶的生活:邀請牠可以靠近聞一聞寶寶、認識嬰兒的味道

邀請牠可以靠近聞一聞寶寶、認識嬰兒的味道

同時觀察狗狗的反應,如果狗狗還沒準備好,想離開,就讓他離開吧!

不強迫,循序漸進地相處與認識就好。

 

4. 提供狗狗可以自主選擇的安靜空間

幫助嬰兒與狗都能妥善休息

不是每隻狗狗都能適應寶寶的哭聲。

當我觀察到狗狗開始會自己到客廳睡覺,而不是選擇進房間休息時,

我不勉強,也尊重牠的選擇。同時在客廳幫牠準備可以幫助狗狗好好休息的床墊、窩等。

讓狗狗知道:你有空間可以喘息,不需要一直撐著,你也有所選擇。

5. 嬰兒與狗的生活是一個新的開始

留心狗狗的情緒變化,理解背後的需要

 

狗狗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藏著一個訊息。

當牠突然變得黏人、開始咬東西、或拒絕回房間時,我們可以先停下來,不急著糾正。

而是想一想:「牠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想我們多陪牠一下?是不是我們不小心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了?」

理解比管教更重要,可以幫助狗狗穩定下來,更幫助我們理解狗狗出現變化的可能原因。

新生兒到來後,狗狗不是被取代,而是需要重新被看見

我知道這段時間真的不容易,抱一個!

正在適應當爸媽身分的同時,也背負著照顧狗狗的責任。

更希望小孩與狗可以一起快樂成長,互相陪伴彼此!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新生兒到來後,狗狗不是被取代,而是需要重新被看見

當我們理解狗狗的行為變化後,我們可以多一點觀察、多一點陪伴。

幫助狗狗漸漸理解:「這個新來的小傢伙不是威脅,而是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能讓狗狗感受到安全,將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型態,並幫助「嬰兒與狗」一起的生活逐步找到平衡。

小孩與狗 嬰兒與狗
如果能讓狗狗感受到安全,將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型態,並幫助「嬰兒與狗」一起的生活逐步找到平衡。

一起度過的每一天,對我們自己、小孩和狗狗都是一段學習適應的歷程

更是一種深層的情感連結的開始。

延伸閱讀:養小孩就不能養狗?小孩與狗相處 3 大迷思破解 

✎ 此篇文章由 合作式訓練師 舒㮀 撰寫

回應留言